電子遠傳水表是一種集成電子采集模塊與通信技術的智能化水表,實現了用水數據的實時監測與遠程管理。其核心由機械表體、傳感器及通信單元構成,通過有源脈沖計數式或無源直讀譯碼式技術采集數據,并支持M-BUS、RS485、LoRa、NB-IoT等通信協議傳輸至管理平臺。
技術層面,電子遠傳水表分為有源脈沖計數式與無源直讀譯碼式兩大類。前者通過水流驅動傳感器產生電脈沖信號計量,需持續供電,但易受電磁干擾導致累計誤差;后者僅在數據讀取時通電,直接解析字輪物理狀態,以光電譯碼技術為代表,精度達0.1立方米,誤差率低于0.5%,徹d消除脈沖式累計誤差問題,成為當前主流技術。部分高d型號還集成超聲波或電磁流量傳感器,進一步提升復雜工況下的計量穩定性。
1、安裝前檢查
確認水表型號與管道規格匹配(如DN15、DN20等口徑對應),避免因尺寸不符導致計量誤差或漏水。
檢查管道內是否有雜質(如泥沙、鐵銹),安裝前需沖洗管道,防止堵塞水表機芯或傳感器。
按水流方向安裝(表體箭頭與水流方向一致),水平或垂直安裝需符合說明書要求(部分型號僅支持水平安裝),避免傾斜導致計量不準。
2、接線與通訊測試
電源接線需區分正負極(直流供電通常為DC6-36V),避免接反燒毀電路;通訊線(如RS485、LoRa、NB-IoT)需牢固連接,屏蔽層單端接地以抗干擾。
安裝后立即測試通訊:通過管理軟件發送指令(如“讀取當前數據”),確認水表響應正常,信號強度達標(無線遠傳型號需確保信號覆蓋,弱信號區域可加裝中繼器)。
3、參數初始化
s次使用需通過管理系統設置基礎參數:水表地址碼(唯1標識,避免數據混淆)、計量單位(立方米或升)、采樣周期(如每小時上傳一次數據)、報警閾值(如低電量、閥門異常)。
清零操作:新裝水表需在管理系統中執行“清零”,確保初始讀數為0(避免繼承舊數據),并記錄初始狀態。